"台灣神學院"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由 4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9 次修訂)
行 1: 行 1:
  [[台灣神學院]]的前身即[[1882年]](清光緒八年)[[馬偕博士]]於淡水所創立的[[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ege,[[牛津學堂]])。
+
{{導覽條1|學校}} 
  
  台灣北部的神學教育可追溯到[[1872年]],當[[馬偕博士]]來到淡水傳教即已開始。最初的十年間,馬偕博士一面巡迴佈道,一面教導學生,以路邊、榕樹下、溪旁、海濱、客棧、或地方的禮拜堂作為教室,稱為「逍遙學院」(Peripatetic College)或「巡迴學院」(Itinerant College)。1881年馬偕博士第一次返回加拿大故鄉渡假時,當地報紙呼籲為他在淡水籌建一所固定校舍,結果得到他故鄉的牧長和好友的贊同及支助。1881年末馬偕博士回台,立即在淡水砲台埔開始這所台灣北部最早的神學院籌建工作。校舍於1882年6月竣工,為紀念家鄉牛津郡(Oxford)民奉獻建校之美意,故命名「牛津學堂」(Oxford college)以作紀念。[[1901年]]馬偕博士辭世後,牛津學堂改為神學校,由[[吳威廉]]牧師(Rev.William Gauld)繼任院長之職;1907年至1916年由約美旦牧師(Rev. Milton Jack)主持校政。
+
==簡介==
 +
  [[台灣神學院]]的前身即[[1882年]](清光緒八年)[[馬偕博士]]於[[淡水]]所創立的[[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ege,[[牛津學堂]])。
  
  早期基督長老教會來台灣宣教,受限於南北交通不便利,而區分為台南和淡水兩大陣營。1909年為統合台灣南、北兩大長老教會,決定建立1座聯合神學院(Union Theological College),來合併台南神學校和淡水牛津學堂。1914年春天神學院將院舍從淡水遷至台北雙連的臨時校舍,以等候「台北神學校」新校舍之落成,原淡水舊校址則作為成立[[淡水中學校]]之用。1915年4月30日召開的第4回台灣長老教大會中,以投票表決方式,決定出台北為聯合神學院的興建地點。台北神學校位於台北市宮前町297番地(今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113號),是由吳威廉牧師(William Gauld)設計及督工監造,原是以設立台灣聯合神學院的理念來規劃,於1917年動工,歷經10個月餘的施工,1918年4月竣工落成啟用。但南北兩長老會對於合併神學院一事,仍存在歧見,台南神學校一直沒讓師生們北上,1927年台北神學校的師生黯然回到淡水。
+
  台灣北部的神學教育可追溯到[[1872年]],當[[馬偕博士]]來到[[淡水]]傳教即已開始。最初的十年間,馬偕博士一面巡迴佈道,一面教導學生,以路邊、榕樹下、溪旁、海濱、客棧或地方的禮拜堂作為教室,稱為「逍遙學院」(Peripatetic College)或「巡迴學院」(Itinerant College)。[[1881年]]馬偕博士第一次返回加拿大故鄉渡假時,當地報紙呼籲為他在[[淡水]]籌建一所固定校舍,結果得到他故鄉的牧長和好友的贊同及資助。[[1881年]]末馬偕博士回台,立即在淡水砲台埔開始這所台灣北部最早的神學院籌建工作。校舍於[[1882年]]6月竣工,為紀念家鄉牛津郡(Oxford)民奉獻建校之美意,故命名「牛津學堂」(Oxford college)以作紀念。[[1901年]]馬偕博士辭世後,牛津學堂改為神學校,由[[吳威廉]]牧師(Rev.William Gauld)繼任院長之職;[[1907年]]至[[1916年]]由約美旦牧師(Rev. Milton Jack)主持校政。
  
  空置的台北神學校,於1929年-1937年間租給私立養浩堂醫院。1937年養浩堂醫院遷離後,期間一直在淡水牛津學堂上課的台北神學校,也於1937年底遷回台北市。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台北神學校改名為台灣神學院,1955年9月台灣神學院決定遷離繁華的台北市區,遂將中山北路校舍賣給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所得經費另選在幽靜的陽明山腰興建新校舍,同年11月8日動工,1956年9月21日竣工落成,開始於新校舍上課迄今。
+
  早期基督長老教會來台灣宣教,受限於南北交通不便利,而區分為台南和淡水兩大陣營。[[1909年]]為統合台灣南、北兩大長老教會,決定建立一座聯合神學院(Union Theological College),來合併台南神學校和淡水[[牛津學堂]]。[[1914年]]春天神學院將院舍從淡水遷至台北雙連的臨時校舍,以等候「[[台北神學校]]」新校舍之落成,原淡水舊校址則作為成立[[淡水中學校]]之用。[[1915年]]4月30日召開的第4回台灣長老教大會中,以投票表決方式,決定出台北為聯合神學院的興建地點。[[台北神學校]]位於台北市宮前町297番地(今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113號),是由吳威廉牧師(William Gauld)設計及督工監造,原是以設立台灣聯合神學院的理念來規劃,於[[1917年]]動工,歷經10個月餘的施工,於[[1918年]]4月竣工落成啟用。但南北兩長老會對於合併神學院一事,仍存在歧見,台南神學校一直沒讓師生們北上,[[1927年]]台北神學校的師生黯然回到淡水。
 +
 
 +
  空置的[[台北神學校]],於[[1929年]]至[[1937年]]間租給私立養浩堂醫院。[[1937年]]養浩堂醫院遷離後,期間一直在淡水[[牛津學堂]]上課的台北神學校,也於[[1937年]]底遷回台北市。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台北神學校改名為台灣神學院,[[1955年]]9月台灣神學院決定遷離繁華的台北市區,遂將中山北路校舍賣給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所得經費另選在幽靜的陽明山腰興建新校舍,同年11月8日動工,[[1956年]]9月21日竣工落成,開始於新校舍上課迄今。
 +
 
 +
==基本資料==
 +
:*學校地址:台北市士林區仰德大道二段2巷20號
 +
:*學校電話:(02)2882-2370
 +
 
 +
==相關連結==
 +
:*[https://www.taitheo.org.tw/ 台灣神學院官方網站]
 +
 
 +
[[Category:學校]][[Category:宗教研修學院]]
 +
 
 +
[[zh:台灣神學院]]
 +
[[en:Taiwan Seminary]]

於 2021年7月24日 (六) 00:32 的最新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學校 

簡介[編輯]

  台灣神學院的前身即1882年(清光緒八年)馬偕博士淡水所創立的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ege,牛津學堂)。

  台灣北部的神學教育可追溯到1872年,當馬偕博士來到淡水傳教即已開始。最初的十年間,馬偕博士一面巡迴佈道,一面教導學生,以路邊、榕樹下、溪旁、海濱、客棧或地方的禮拜堂作為教室,稱為「逍遙學院」(Peripatetic College)或「巡迴學院」(Itinerant College)。1881年馬偕博士第一次返回加拿大故鄉渡假時,當地報紙呼籲為他在淡水籌建一所固定校舍,結果得到他故鄉的牧長和好友的贊同及資助。1881年末馬偕博士回台,立即在淡水砲台埔開始這所台灣北部最早的神學院籌建工作。校舍於1882年6月竣工,為紀念家鄉牛津郡(Oxford)民奉獻建校之美意,故命名「牛津學堂」(Oxford college)以作紀念。1901年馬偕博士辭世後,牛津學堂改為神學校,由吳威廉牧師(Rev.William Gauld)繼任院長之職;1907年1916年由約美旦牧師(Rev. Milton Jack)主持校政。

  早期基督長老教會來台灣宣教,受限於南北交通不便利,而區分為台南和淡水兩大陣營。1909年為統合台灣南、北兩大長老教會,決定建立一座聯合神學院(Union Theological College),來合併台南神學校和淡水牛津學堂1914年春天神學院將院舍從淡水遷至台北雙連的臨時校舍,以等候「台北神學校」新校舍之落成,原淡水舊校址則作為成立淡水中學校之用。1915年4月30日召開的第4回台灣長老教大會中,以投票表決方式,決定出台北為聯合神學院的興建地點。台北神學校位於台北市宮前町297番地(今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113號),是由吳威廉牧師(William Gauld)設計及督工監造,原是以設立台灣聯合神學院的理念來規劃,於1917年動工,歷經10個月餘的施工,於1918年4月竣工落成啟用。但南北兩長老會對於合併神學院一事,仍存在歧見,台南神學校一直沒讓師生們北上,1927年台北神學校的師生黯然回到淡水。

  空置的台北神學校,於1929年1937年間租給私立養浩堂醫院。1937年養浩堂醫院遷離後,期間一直在淡水牛津學堂上課的台北神學校,也於1937年底遷回台北市。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台北神學校改名為台灣神學院,1955年9月台灣神學院決定遷離繁華的台北市區,遂將中山北路校舍賣給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所得經費另選在幽靜的陽明山腰興建新校舍,同年11月8日動工,1956年9月21日竣工落成,開始於新校舍上課迄今。

基本資料[編輯]

  • 學校地址:台北市士林區仰德大道二段2巷20號
  • 學校電話:(02)2882-2370

相關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