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由 1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3 次修訂)
行 1: 行 1:
 +
{{導覽條1|機構}}
 +
 
  [[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是[[1731年]](雍正九年)由[[台灣府淡水補盜同知]]改制更名而來,又稱[[淡水同知]]。該官職隸屬於台灣道之台灣府,為台灣清治時期的重要地方官員,官職品等則為正五品。淡水同知官職專司負責北台灣內政,為駐守於[[淡水廳]]的地方父母官。因為當時淡水廳管轄區域為台灣基隆至新竹,因此[[淡水同知]]實為北台灣的實際統治者。而其官職,直至台北設府,並設置台北府知府才予以縮減調整。
 
  [[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是[[1731年]](雍正九年)由[[台灣府淡水補盜同知]]改制更名而來,又稱[[淡水同知]]。該官職隸屬於台灣道之台灣府,為台灣清治時期的重要地方官員,官職品等則為正五品。淡水同知官職專司負責北台灣內政,為駐守於[[淡水廳]]的地方父母官。因為當時淡水廳管轄區域為台灣基隆至新竹,因此[[淡水同知]]實為北台灣的實際統治者。而其官職,直至台北設府,並設置台北府知府才予以縮減調整。
 +
==歷任官員==
 +
#[[張弘章]]:[[1731年]](雍正九年)
 +
#[[尹士俍]]:[[1732年]](雍正十年)
 +
#[[楊端祥]]:[[1733年]](雍正十一年)
 +
#[[徐治民]]:[[1733年]](雍正十一年)
 +
#[[秦士望]]:[[1736年]](乾隆元年)
 +
#[[趙奇芳]]:[[1736年]](乾隆元年)
 +
#[[戴大冕]]:[[1738年]](乾隆三年)
 +
#[[莊年]]:[[1741年]](乾隆六年)
 +
#[[郝霪]]:[[1742年]](乾隆七年)
 +
#[[曾曰瑛]]:[[1745年]](乾隆十年)
 +
#[[陸廣霖]]:[[1748年]](乾隆十三年)
 +
#[[陳玉友]]:[[1748年]](乾隆十三年)
 +
#[[俞唐]]:[[1750年]](乾隆十五年)
 +
#[[王鶚]]:[[1751年]](乾隆十六年)
 +
#[[劉辰駿]]:[[1754年]](乾隆十九年)
 +
#[[王錫縉]]:[[1755年]](乾隆二十年)
 +
#[[楊愚]]:[[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
 +
#[[夏瑚]]:[[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
 +
#[[于從濂]]:[[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
 +
#[[胡邦翰]]:[[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
 +
#[[夏瑚]]:[[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
 +
#[[陶紹景]]:[[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
 +
#[[李俊原]]:[[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
 +
#[[蔣允焄]]
 +
#[[張所受]]:[[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
 +
#[[段玠]]:[[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
 +
#[[黃寬]]
 +
#[[張所受]]:[[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
 +
#[[李倓]]:[[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
 +
#[[宋應麟]]:[[1769年]](乾隆三十四年)
 +
#[[韓琮]]:[[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
 +
#[[楊廷樺]]:[[1769年]](乾隆三十四年)
 +
#[[宋學灝]]:[[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
 +
#[[王右弼]]:[[1774年]](乾隆三十九年)
 +
#[[成履泰]]:[[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
 +
#[[焦長發]]:[[1781年]](乾隆四十六年)
 +
#[[馬鳴鑣]]:[[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
 +
#[[董啟埏]]:[[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
 +
#[[馬鳴鑣]]:[[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
 +
#[[程峻]]:[[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
 +
#[[潘凱]]:[[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
 +
#[[程峻]]:[[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
 +
#[[壽同春]]:[[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
 +
#[[徐夢麟]]:[[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
 +
#[[袁秉義]]:[[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
 +
#[[清華 (人名)|清華]]:[[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
 +
#[[袁秉義]]:[[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
 +
#[[清華 (人名)|清華]]:[[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
 +
#[[何茹連]]:[[1794年]](乾隆五十九年)
 +
#[[汪楠]]:[[1797年]](嘉慶二年)
 +
#[[李明心]]:[[1797年]](嘉慶二年)
 +
#[[吉壽]]:[[1801年]](嘉慶六年)
 +
#[[胡應魁]]:[[1803年]](嘉慶八年)
 +
#[[茅琳]]:[[1805年]](嘉慶十年)
 +
#[[程文炘]]:[[1806年]](嘉慶十一年)
 +
#[[胡應魁]]:[[1807年]](嘉慶十二年)
 +
#[[翟淦]]:[[1808年]](嘉慶十三年)
 +
#[[朱潮]]:[[1809年]](嘉慶十四年)
 +
#[[楊廷理]]:[[1811年]](嘉慶十六年)
 +
#[[溫溶]]:[[1811年]](嘉慶十六年)
 +
#[[查廷華]]:[[1812年]](嘉慶十七年)
 +
#[[薛志亮]]:[[1813年]](嘉慶十八年)
 +
#[[錢燕喜]]:[[1816年]](嘉慶二十一年)
 +
#[[張學溥]]:[[1816年]](嘉慶二十一年)
 +
#[[薛志亮]]:[[1817年]](嘉慶二十二年)
 +
#[[徐景楊]]:[[1817年]](嘉慶二十二年)
 +
#[[胡振遠]]:[[1820年]](嘉慶二十五年)
 +
#[[劉耀林]]:[[1822年]](道光二年)
 +
#[[龐周]]:[[1823年]](道光三年)
 +
#[[吳性誠]]:[[1824年]](道光四年)
 +
#[[李振青]]:[[1826年]](道光六年)
 +
#[[蘇鏊]]:[[1826年]](道光六年)
 +
#[[李慎彝]]:[[1826年]](道光六年)
 +
#[[杜紹祁]]:[[1827年]](道光七年)
 +
#[[李嗣鄴]]:[[1829年]](道光九年)
 +
#[[李慎彝]]:[[1833年]](道光十三年)
 +
#[[李廷璧]]:[[1835年]](道光十五年)
 +
#[[玉庚]]:[[1835年]](道光十五年)
 +
#[[婁雲]]:[[1836年]](道光十六年)
 +
#[[龍大惇]]:[[1838年]](道光十八年)
 +
#[[魏瀛]]:[[1839年]](道光十九年)
 +
#[[劉繼祖]]:[[1839年]](道光十九年)
 +
#[[范學恒]]:[[1840年]](道光二十年)
 +
#[[曹謹]]:[[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
 +
#[[史密]]:[[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
 +
#[[黃開基]]:[[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
 +
#[[史密]]:[[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
 +
#[[曹仕桂]]:[[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
 +
#[[黃開基]]:[[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
 +
#[[史密]]:[[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
 +
#[[朱材哲]]:[[1851年]](咸豐元年)
 +
#[[張啟煊]]:[[1851年]](咸豐元年)
 +
#[[朱材哲]]:[[1854年]](咸豐四年)
 +
#[[丁曰健]]:[[1854年]](咸豐四年)
 +
#[[唐均]]:[[1856年]](咸豐六年)
 +
#[[馬慶釗]]:[[1857年]](咸豐七年)
 +
#[[秋曰覲]]:[[1857年]](咸豐七年)
 +
#[[恩煜]]:[[1858年]](咸豐八年)
 +
#[[甯長敬]]:[[1859年]](咸豐九年)
 +
# [[張傳敬]]:[[1860年]](咸豐十年)
 +
# [[秋曰覲]]:[[1861年]](咸豐十一年)
 +
# [[張世英]]:[[1862年]](同治元年)
 +
# [[鄭元杰]]:[[1862年]](同治元年)
 +
# [[王鏞]]:[[1865年]](同治四年)
 +
# [[嚴金清]]:[[1866年]](同治五年)
 +
# [[富樂賀]]:[[1868年]](同治七年)
 +
# [[陳培桂]]:[[1869年]](同治八年)
 +
# [[周式濂]]:[[1871年]](同治十年)
 +
# [[向熹]]:[[1872年]](同治十一年)
 +
# [[何恩綺]]:[[1873年]](同治十二年)
 +
# [[陳星聚]]:[[1873年]](同治十二年)
 +
# [[林達泉]]
 +
# [[鄭元杰]]
 +
# [[陳星聚]]:[[1878年]](光緒四年)
 +
==參考文獻==
 +
*劉寧顏編,《重修台灣省通志》,臺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
*維基百科:臺灣府淡水撫民同知。[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87%BA%E7%81%A3%E5%BA%9C%E6%B7%A1%E6%B0%B4%E6%92%AB%E6%B0%91%E5%90%8C%E7%9F%A5&action=edit]
 +
 +
[[Category:機構]][[Category:團體]]

於 2013年10月28日 (一) 10:35 的最新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機構

  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1731年(雍正九年)由台灣府淡水補盜同知改制更名而來,又稱淡水同知。該官職隸屬於台灣道之台灣府,為台灣清治時期的重要地方官員,官職品等則為正五品。淡水同知官職專司負責北台灣內政,為駐守於淡水廳的地方父母官。因為當時淡水廳管轄區域為台灣基隆至新竹,因此淡水同知實為北台灣的實際統治者。而其官職,直至台北設府,並設置台北府知府才予以縮減調整。

歷任官員[編輯]

  1. 張弘章1731年(雍正九年)
  2. 尹士俍1732年(雍正十年)
  3. 楊端祥1733年(雍正十一年)
  4. 徐治民1733年(雍正十一年)
  5. 秦士望1736年(乾隆元年)
  6. 趙奇芳1736年(乾隆元年)
  7. 戴大冕1738年(乾隆三年)
  8. 莊年1741年(乾隆六年)
  9. 郝霪1742年(乾隆七年)
  10. 曾曰瑛1745年(乾隆十年)
  11. 陸廣霖1748年(乾隆十三年)
  12. 陳玉友1748年(乾隆十三年)
  13. 俞唐1750年(乾隆十五年)
  14. 王鶚1751年(乾隆十六年)
  15. 劉辰駿1754年(乾隆十九年)
  16. 王錫縉1755年(乾隆二十年)
  17. 楊愚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
  18. 夏瑚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
  19. 于從濂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
  20. 胡邦翰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
  21. 夏瑚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
  22. 陶紹景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
  23. 李俊原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
  24. 蔣允焄
  25. 張所受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
  26. 段玠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
  27. 黃寬
  28. 張所受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
  29. 李倓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
  30. 宋應麟1769年(乾隆三十四年)
  31. 韓琮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
  32. 楊廷樺1769年(乾隆三十四年)
  33. 宋學灝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
  34. 王右弼1774年(乾隆三十九年)
  35. 成履泰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
  36. 焦長發1781年(乾隆四十六年)
  37. 馬鳴鑣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
  38. 董啟埏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
  39. 馬鳴鑣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
  40. 程峻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
  41. 潘凱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
  42. 程峻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
  43. 壽同春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
  44. 徐夢麟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
  45. 袁秉義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
  46. 清華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
  47. 袁秉義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
  48. 清華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
  49. 何茹連1794年(乾隆五十九年)
  50. 汪楠1797年(嘉慶二年)
  51. 李明心1797年(嘉慶二年)
  52. 吉壽1801年(嘉慶六年)
  53. 胡應魁1803年(嘉慶八年)
  54. 茅琳1805年(嘉慶十年)
  55. 程文炘1806年(嘉慶十一年)
  56. 胡應魁1807年(嘉慶十二年)
  57. 翟淦1808年(嘉慶十三年)
  58. 朱潮1809年(嘉慶十四年)
  59. 楊廷理1811年(嘉慶十六年)
  60. 溫溶1811年(嘉慶十六年)
  61. 查廷華1812年(嘉慶十七年)
  62. 薛志亮1813年(嘉慶十八年)
  63. 錢燕喜1816年(嘉慶二十一年)
  64. 張學溥1816年(嘉慶二十一年)
  65. 薛志亮1817年(嘉慶二十二年)
  66. 徐景楊1817年(嘉慶二十二年)
  67. 胡振遠1820年(嘉慶二十五年)
  68. 劉耀林1822年(道光二年)
  69. 龐周1823年(道光三年)
  70. 吳性誠1824年(道光四年)
  71. 李振青1826年(道光六年)
  72. 蘇鏊1826年(道光六年)
  73. 李慎彝1826年(道光六年)
  74. 杜紹祁1827年(道光七年)
  75. 李嗣鄴1829年(道光九年)
  76. 李慎彝1833年(道光十三年)
  77. 李廷璧1835年(道光十五年)
  78. 玉庚1835年(道光十五年)
  79. 婁雲1836年(道光十六年)
  80. 龍大惇1838年(道光十八年)
  81. 魏瀛1839年(道光十九年)
  82. 劉繼祖1839年(道光十九年)
  83. 范學恒1840年(道光二十年)
  84. 曹謹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
  85. 史密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
  86. 黃開基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
  87. 史密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
  88. 曹仕桂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
  89. 黃開基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
  90. 史密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
  91. 朱材哲1851年(咸豐元年)
  92. 張啟煊1851年(咸豐元年)
  93. 朱材哲1854年(咸豐四年)
  94. 丁曰健1854年(咸豐四年)
  95. 唐均1856年(咸豐六年)
  96. 馬慶釗1857年(咸豐七年)
  97. 秋曰覲1857年(咸豐七年)
  98. 恩煜1858年(咸豐八年)
  99. 甯長敬1859年(咸豐九年)
  100. 張傳敬1860年(咸豐十年)
  101. 秋曰覲1861年(咸豐十一年)
  102. 張世英1862年(同治元年)
  103. 鄭元杰1862年(同治元年)
  104. 王鏞1865年(同治四年)
  105. 嚴金清1866年(同治五年)
  106. 富樂賀1868年(同治七年)
  107. 陳培桂1869年(同治八年)
  108. 周式濂1871年(同治十年)
  109. 向熹1872年(同治十一年)
  110. 何恩綺1873年(同治十二年)
  111. 陳星聚1873年(同治十二年)
  112. 林達泉
  113. 鄭元杰
  114. 陳星聚1878年(光緒四年)

參考文獻[編輯]

  • 劉寧顏編,《重修台灣省通志》,臺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 維基百科:臺灣府淡水撫民同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