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明街

出自 淡水維基館
於 2019年5月29日 (三) 20:57 由 MCH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街道

簡介

  公明街,在十九世紀滬尾街時代,公明街便已存在,主要分為草厝尾暗街仔兩個段落,直到淡水捷運通車前,公明街仍是無尾巷,需從中正路走上一段始能到達。在淡水捷運開闢後,現已成為後側廣場的進出管道,觀光旅遊人潮所帶來的商機。

暗街仔

  暗街仔是公明街靠近中正路的一段,以前這裡是滬尾街時代街市發展的末端,只有幾戶人家,一到夜晚,走到此處一片黑暗,大家便以暗街仔來稱呼這一段街市。

  其實暗街仔與淡水河岸形成一個高崁的地形,在暗街仔下端的崁腳,舊名北港塘,在十八世紀時是清朝小型部隊駐紮巡守的地方,也是淡水最早形成聚落的地方。至今仍有聖江廟(文武尊王廟)和幾戶斑落舊宅,徜徉其中,或多或少能一窺其長遠的歷史過去。

  公明街裡,21號的南北軒是淡水老街北管陣頭,會館已改建為三層樓,雖然老成凋謝,但仍然有年輕人加入傳薪,每年農曆五月淡水清水祖師迎暗訪、初六大鬧熱,仍可以看到南北軒龐大陣容。公明街42號的淡江戲院是淡水僅存的老戲院,雖然僅為二輪戲院,但仍是數萬在淡水就讀大學生與當地居民最熱愛的戲院。戲院隔壁的新建成餅店也是經營數十年的著名餅店。

草厝尾

  草厝尾是靠近捷運後側廣場的一段,本是一段泉州漁民聚集的地方,因先有民眾搭建草厝,後來人在其後段繼續搭建,而被稱為草厝尾。

  草厝尾據聞是一處淡水知名風水寶穴-蚊子穴所在。泉州人在此定居發展後,卻傳不吉利的事情。每逢幾百尺遠客家人興建的鄞山寺,夜晚點燈時,就會發生大小火災,草厝尾居民便請法師察看,才知鄞山寺是一處蛤蟆穴,專剋蚊子穴。草厝尾的人便請法師作法,豎立一枝燈嵩,誘使蛤蟆現形,以法箭射瞎一眼,破了蛤蟆穴,因此泉州民眾才能平安發展。

  和衷宮是草厝尾居民的信仰中心,以朱府三王爺為主祭神,每年神明誕辰是拜拜的日子,都會舉行陣頭遶境的儀式。

  公明街本來是以閩南語音「光明街」發音,但是鎮公所辦事人員用北京語音去讀,卻被書寫為「公明街」,因而沿用。

資料來源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