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Rocio/編輯資料

出自 淡水維基館
< 使用者:Rocio
於 2014年6月18日 (三) 15:38 由 Rocio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淡水蔡家村)

前往: 導覽搜尋


淡水蔡家村

  台北縣淡水鎮的偏遠山區,就有個號稱「全台灣最快樂」的老人聚落,那是位於義山里下圭柔山的「蔡家村」。這裡的長者平時「共耕、共膳、共學」,「松年大學」裡一年到頭有上不完的日語班、北管鑼鼓陣等才藝課,日子過得極為充實。對眾多繭居在都市公寓的寂寞老人來說,無疑是夢想已久的桃花源。走進蔡家村入口便是祈福保生宮,除為蔡家村的信仰中心外,祈福保生宮也是蔡家村的長者們經常活動聚會的場所,舉例來說:節日祭祀神明、松年大學及婦女學苑上課地點、共膳據點、以及大家消磨時間的去處都會選在這個好地方。

  從熙來攘往的淡水捷運站前,坐上開往北淡水的3號免費社區巴士,車子一路搖搖晃晃,穿過市區熱鬧的商店街,身著短褲、背心、夾腳拖的年輕遊客漸漸變少了,車外景觀也轉為稻田、菜園、果樹、雜草坡道等典型的農村印象,沿途所見則盡是白髮蒼蒼的阿公阿媽,正三五成群、悠哉地帶著孫兒孫女聚集聊天。

  在蜿蜒小路繞行約半個小時,巴士轉進了有著「祈福保生宮」牌匾指引的小徑,再吃力地往上爬坡約一公里,終於停了下來,眼前的小社區,就是有著「北台灣老人桃花源」美譽的蔡家村。

  台北縣府社會局也將蔡家村納入社區關懷據點,與鎮公所一起輔導蔡家村共膳、共耕,又開辦松年大學,老人家們學日語、北管鑼鼓陣,還不定期校外教學,日子快樂又充實。2007年村內子弟更創辦「淡水老人頤養協會」,執行長蔡文凱、財務長蔡以倫,主要業務為維持共膳、共耕、共學制度的運作。

  蔡家村的長者們還參與了一項很特殊的活動:每年參與「西仔反傳說」的清兵扮演。

  1. 共耕:2009年村民也合力開闢了約一甲(3,000坪)的荒廢農地,免費供長者分工開墾。祈福保生宮主委年輕時離開蔡家村到外地工作,偶爾回村看看,眼見逐漸凋零的長者守著蔡家村,寂寞且無生氣,便請從事企管工作的兒子蔡文凱先生協助思考改善的方法,有鑑於長者曾務農維生,又擁有部分土地,蔡文凱先生便與同為蔡家子弟的蔡以倫先

生一同發想出共耕制度。

  1. 共膳:蔡瀛先生向社區居民募集六十萬,於2004年成立共膳基金,以免費供膳給長者們。對長者們而言,「到廟口免費吃飯會被認為是家中晚輩不孝,晚輩無法供應餐食才會讓長者到廟口吃飯」,這樣有失尊嚴的想法,導致長輩們都不願意到廟口來用餐。直到將供膳制度改成每餐三十元,並且挨家挨戶跟長者招攬說明這是「使用者付費制度」,才得以讓長者們接受到廟口食堂共膳的宊排。
  2. 共學:「一同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與淡水區義山里里長高林木先生向社會局申請開辦「松年大學」、「婦女學苑」。2008年秋天向台北縣社會局爭取開辦「松年大學」,提供日語班、編織、烘焙及北管鑼鼓陣等才藝課程,供本地及周邊各里58歲以上的長者選修。每學年僅收800元,甚至還有人遠從淡水鎮來上課。

◎老人安養模式獲得2009年台北縣「老人福利觀摩社區」

淡水祈福保生宮

淡水保生宮座落於淡水鎮義山里下圭柔山(俗名:大牛稠)。峰巒綿亙,放眼四望,盡是蒼翠碧綠,滿溢自然美景,坐北朝南,堪稱風水寶地。

往昔境內圭柔樹蓊鬱茂生,本為凱達喀蘭埔族所在地,故以山名為社名,稱下圭柔山,延用至今。

祈福保生宮乃蔡姓宗族禮神膜拜之重心,其主神保生大帝原係水濟陽蔡姓宗族的守護神,據載,大帝神尊由來悠久,緣起於清道光年間,有福建省泉州同安縣人蔡姓先祖伯達,因生具慧根,自幼即向虔道教,嗜研宗教義理,立志終生以濟世化人為己任,因此勤學向道,一心禮神,及長,乃親雕保生聖像,奉厝恭祀,朝夕焚香;

爾後率族來台重拓家園,擇居下圭柔山,開闢荒蕪,並隨身恭請大帝蒞台,虔誠敬奉,恭厝蔡氏廳堂之上,以神威顯赫,降澤垂庥,因是廣拓良域,庄容漸興,人口繁旺,五穀豐登,由此而過數春秋,俎豆馨香,禋祀不斷。

逮至光緒十九年(西元1894年),日軍侵台,先賢蔡伯達公深明大義,不受異族統治,遂組義軍,聯合劉永福烈士共同抵抗入侵日軍;事後,為日軍探悉,即派軍前來,欲剿滅全庄以洩憤,當此危急之秋,大帝乃大顯威靈,化霧阻敵入庄,全庄方能安全撤走,後屋雖遭敵軍焚燬,然本族血脈得以延續,全仗大帝庇護之功。

看見淡水-山河海的記憶

  • 紀錄片

土地公鼻

土地公鼻:在關渡埔頂地區,為一凸出的小山丘台地,視野非常遼闊,因為該地社有神址,所以稱為土地公鼻。北望淡水河全景到河口,南望基隆河、淡水河、關渡平原都在視野內。往西看是有北台灣八景之一的『坌嶺吐霧』觀音山的美景,往東看是大屯火山、七星山等群山。

  由於居高臨下的特殊地理條件,自前清名將孫開華設有江頭砲台,日本人設有機槍的陣地並派兵駐守。早年為保護蔣介石來往北淡路時之安全設施。在土地公鼻下方山仔后早期有駐守軍隊,並開鑿隧道 由前方許厝方向而出,剛好面對淡水河,聽長輩說這是二次大戰期間日本人為防禦美國軍隊入侵台北所做的陣地。可見得土地公鼻在軍事上的重要地位。

  土地公鼻在淡水河岸設有一潮夕觀測站,就在關渡橋旁緊急救難碼頭附近,自行車步道旁邊,路過時可要仔細瞧瞧,別以為它是碉堡。

搶救淡水河行動聯盟

  • 1998年,為了反對興建沿河快速道路,淡水文史團體擴大結盟組成「搶救淡水河行動聯盟」

  • 1997年 交通部推動「淡水河北側沿河快速道路」計畫,12月獲行政院院會通過,殼牌倉 庫位於計畫路線上,面臨被徵收拆除之危機。
  • 1997年 淡水文化基金會在12月中旬邀集淡水在地文史、生態保育及社區營造團隊發起組成「搶救淡水河行動聯盟」,進行連署陳情,呼籲各界共同關切,參與搶救。
  • 1998年 元月「搶救淡水河行動聯盟」發表「淡水河北側沿河快速道路」計畫之民間版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強調快速道路計畫將對殼牌倉庫等文化資產造成摧毀性的衝擊。
  • 1998年 三月「搶救淡水河行動聯盟」拜訪台北縣蘇貞昌縣長,向蘇縣長陳情,請台北縣政府依法將殼牌倉庫指定為古蹟。
  • 1998年 五月「搶救淡水河行動聯盟」議定並正式由滬尾文史工作室向台北縣政府提出殼牌倉庫等古蹟指定申請,並開始與殼牌集團接觸。

七條通

庄仔內

  • 土地公廟「布埔頭福德祠」(如今仍在,但經重修後已被更名作「長庚里福德祠」),然後是一條由西朝東的「車路」(古時候供牛車、板車和行人行走的道路),除了沿車路左邊有一排坐北朝南的民宅外,四週儘是一片水田 。走過這一排民宅再往東行,有一塊荒埔,過了荒埔可以看到一間非常低矮的土地公廟,即「庄仔內福德祠」-Y
  • 現在 清水街跟中山路(有長庚里福德祠)往英專路方向,那排民房就是現在清水街前段雙數號的那排,所以庄仔內福德祠應該就是水廠旁邊的土地公廟 -黃

無形文化資產

  「無形文化資產」(英文為intangible heritage),又稱無形文化財、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逐漸成為一個國際性議題;聯合國從1989年第25屆大會通過《保護民間創作建議案》,接著在1996年向世界會員國發佈《保護民間文化遺產建議書》,以及1997年11月第29次全體會議上通過決議,建立《人類口述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Masterpieces of 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均對於民間傳統文化與創作等無形文化資產提出保護、延續、振興等政策建議;在2001年《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和2002年第三次文化部長圓桌會議通過的《伊斯坦堡宣言》,均強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呼籲各國考慮到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文化遺產及自然遺產之間的內在相互依存關係;2003年9月29日至10月17日,教科文組織大會第32屆會議在巴黎舉行。10月17日會議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簡稱為《非遺公約》),這是一項關於非物質遺產保護的重要的國際公約,也為各成員國制定相關國內法提供國際法的依據。

  根據《非遺公約》第2條之第1項與第2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與類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係指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與文化場所。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在各社區和群體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造,為這些社區和群體提供認同感和持續感,從而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在本公約中,只考慮符合現的國際人權文件,各社區、群體和個人之間互相尊重的需要和順應可持續發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按上述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以下方面:(1)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2)表演藝術;(3)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5)傳統手工藝。 參考資料: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9320/

清水祖師遶境

  • 20140602(五月初五)暗訪 18點集合、19點啟程
  • 20140603(五月初六)遶境平安路關:10點集合、11點啟程
紅毛城→漁港→文化路(七條通)→衛生所轉入中山路→一信水碓分社→右轉大仁街→左轉大忠街→水碓街→美滿社區→轉中山北路→協元里重建街→永吉里清水街→清文里清水街→淡水清水巖→長庚里清水街→中山路→華南銀行→加油站→英專路→左轉入清水街→中山路→原德路→水源街一段(農會超市)→轉入英專路→屈臣氏轉入仁愛街→學府路→右轉中正東路→淡水捷運站→直入中正路→→福佑宮媽祖廟→民安里三民街→文化路(七條通)→轉入永吉里重建街→經米市回駕安座。
  • 2012年壬辰年淡水清水巖平安繞境陣頭順序表如下:

第一號:淡水福佑宮 第二號:淡水興建宮 第三號:鄧公里福德宮 第五號:淡水南北軒 第六號:淡水平安獅 第七號:布埔頭福德宮 第八號:淡水晉德宮 第九號:淡水渡誠宮 第十號:淡水和義軒 第十一號:清水祖師會 第十二號:淡水清水龍 第十三號:安溪祖師會 第十五號:淡水魯班先師宮(荷葉先師) 第十六號:水碓福德宮 第十七號:淡水金福宮 第十八號:北投鎮天宮 第十九號:淡水和衷宮 第二十號:八庄大道公(保生大帝) 第二十一號:蓬萊二祖會 第二十二號:米市福德宮 第二十三號:淡水農會(神農大帝) 第二十五號:中山夜市福德宮 第二十六號:淡水清昭誠祖師會 第二十七號:淡水龍山寺 第二十八號:大陸二祖 第二十九號:金順發 第三十號:淡水新興獅

王鐘銘

淡江大學資傳系紀錄片

  資訊傳播學系楊智明助理教授開設「說故事與腳本企劃」的課程,將資傳系導入服務學習之機制:向服務單位—「殼牌故事館」提供影片與展覽的專業服務,以《去冰》展覽呈現服務學習成果。

  《去冰》包含三部紀錄片及整個策展過程,分別為

《黏調的記憶》:淡水殼牌倉庫的歷史故事;
《埠憶》:以150年歷史視角,檢視淡水開港之後的發展歷史;
《鏗鏘那年》:探索百年來,淡水鐵路對於在地發展的影響;
《去冰加糖》:紀錄《去冰》展籌備及展覽期間的過程。

  資傳系三年級同學為喚起每個人對這片土地的珍視與記憶,花了半年時間拍攝淡水殼牌倉庫歷史的紀錄片《黏稠的記憶》,透過鏡頭與分享,讓人重新審視歷史的價值,檢討近幾年政府的開發與建案,讓更多人認識這群為了文史而默默付出的人們。

  重新編修《黏稠的記憶》,其中加入新的動畫設計和說明。紀錄片分為兩集:上集《黏稠的記憶-生根》,主要講述殼牌倉庫的由來與演變。從19世紀中期,從范嘉士來臺,嘉士洋行到淡水落地生根,後由殼牌公司併購,成為油槽倉庫及油運地點,描述當時各國外商對這塊土地予取予求的故事。下集《黏稠的記憶-萌芽》,主要講述淡水殼牌倉庫如何成為淡水環河北側快速道路建案的關鍵因素。這群淡大學生們訪談在地的文化工作者,敘述這群人為土地發聲和努力的過程。片中也記錄古蹟修復與社區大學成立的過程,以及殼牌故事館的未來展望與經營。

  • 影片描述:《黏稠的記憶-生根》,主要講述殼牌倉庫的由來與演變。
  • 影片來源:YouTube
  • 影片描述:《黏稠的記憶-萌芽》,主要講述淡水殼牌倉庫如何成為淡水環河北側快速道路建案的關鍵因素。
  • 影片來源:YouTube
  • 影片描述:去冰-【埠憶】 預告片
  • 影片來源:YouTube
  • 影片描述:去冰-【鏗鏘那年】 預告片
  • 影片來源:YouTube
  • 影片描述:去冰-【黏稠的記憶】 預告片
  • 影片來源:YouTube
  • 影片描述:《去冰 加糖》--紀錄紀錄片
  • 影片來源:YouTube
  • 影片描述:《去冰續杯》--紀錄紀錄片
  • 影片來源:YouTube

捷運玩樂GO 淡水線

  • 可以將這四個遊程,轉換到淡水館上,透過連結串起來。
觀光網站都已經做的東西...,有甚麼可以更不一樣?

淡水文學節

20140425開始,是淡水區新興社團「淡水藝文聚落工作室」,設計長達2個月的「第1屆文學節-思路」活動。
「思路」明天起跑

「思路」,是思念一條路或指思考的路徑,由淡水文化基金會主辦、文化部所贊助之「思路─第一屆淡水文學節」即將展開,文學節主要場域將在文學家王昶雄故居前街道舉行,也就是已廣為大眾探尋的淡水第一街「重建街」。緣因淡水漢人最早有商業活動的古街,有淡水「絲路」的美稱,故名九崁街。位在淡水福佑宮兩側的階梯上方,這條街道仍有清朝民宅矗立、日據時期的警官宿舍,同時也通往淡水重要的信仰中心清水祖師廟,近年來因為在地社區組織的努力,推廣重建街創意市集,加深大眾對其認識,其中連通清水街的「戀愛巷」,更是因市集舉辦而生的創意命名,講述的正是社區間流傳的淡水醫師文學家王昶雄以及畫家林玉珠,兩位結為連理的過程故事。

而獨特下坡路與階梯的地形,也是淡水人渡河維生艱辛的佐證,更早已產生許多文學與繪畫創作。「第一屆淡水文學節」以重返、序曲、對話、新潮、穿梭、流連、重見、邂逅,等八類文學跨界主題作為軸線,讓大眾可藉由書寫、座談、講座、發表、走讀、市集、美展以及壓軸的文學劇場等多樣的選擇,進入淡水,體會文學巷弄美學,藉以推廣文學閱讀之風氣。

記者會定於4月25日週五上午10:00於淡水重建街17號舉行,將掛上以文學巷弄為主題的淡水文學之路手繪地圖,作為活動的預告,也再一次向大眾揭示淡水豐沛的文學能量,邀請台語詩詞創作家王昭華演唱王昶雄與呂泉生共譜的─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這首被喻為重建街之歌的重要創作,以及王昭華創作「重建街」兩首歌曲,讓文字的聲音充滿其中,凸顯重建街濃郁的思路氛圍。接著將介紹王昶雄作品中的淡水場景,一同以文學創作的角度,來看一條街道的生命,推薦大眾重讀這些經典之作也認識本土的文學家。

敬邀您出席記者會,一同見證、重見,來感受淡水第一街的風華,聽聽土地上的故事。

4/25(五)記者會流程如下: 10:00-10:05淡水文化基金會致詞/蘇文魁 常董(淡江中學校史館館長) 10:05-10:10 活動內容介紹與說明 10:10-10:20王昭華演唱「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重建街」台北藝術大學柯濟昇/伴奏 10:20-10:30介紹文學家故居及軼事/謝德錫 (殼牌故事館館長) 10:30-10:40 淡水文學之路手繪地圖發表 10:40-11:00 媒體自由採訪/重建街觀景(重建街26號3樓) 地點:淡水重建街17號( 雨天改至重建街26號3樓) 媒體聯絡人:張淳善0955453620、顏神鈦0955136278 主辦單位:淡水文化基金會 協辦單位:真理大學、淡水藝文聚落工作室 贊助單位:文化部 (本計劃受文化部文學閱讀推廣補助)

淡水的國小教育

淡水國小為台灣最早的小學之一,早在清朝就開始。當時淡水街民在清水街208號建立文昌祠附設私塾,教淡水小孩學書法、三字經與千字文等。日治初期日本通譯官吳泰壽,借用淡水教會的禮拜堂當教室,於1895年成立滬尾日語學校教授日語,後來因學習人數增加,教會教室不敷使用,便搬到文昌祠的私塾上課,第二年(1896年)日本政府正式開辦小學,開設「滬尾國語傳習所」,私立的滬尾日語學校因而停辦。滬尾國語傳習所最初位於今天中正路15號的小廟裡(觀宗寺),兩年後回到私塾並改名為滬尾公學校,直到1903年正式搬遷到現今的淡水國小位置,不久改名為淡水公學校
日人轉屬小學稱作淡水小學校,台灣光復後將之接收回來,改辦淡水初中(現今之淡水國中),重建街站牌旁的山坡上紅磚屋就是日本小學校早期的教室。
1924年日本人另建立專收女生的西國民學校(淡水女子公學校),成為今日的文化國小
  • 許貿淞,《淡水的前世今生》,(淡水鎮,國花文化,1998)。

「滬尾」地名考

  淡水鎮舊市區早期稱作「滬尾街」,「滬尾」之名稱比滬尾街更早,最晚在286年前(康熙四十八年)已經有使用「滬尾」作為地名,而關於「滬尾」之名的由來說法眾多。

淡水砲臺系列

白砲臺、油車口砲臺、沙崙砲臺

  這幾座砲臺均毀於1884年10月2日早上,現在的二級古蹟滬尾砲臺事實上為劉銘傳戰後所重建(1886年題字為「北門鎖鑰」,1889年安炮,1890年完工)。滬尾砲臺與油車口砲臺都位於大屯山熔炎流下來所形成五虎崗丘陵的第一條(第二條即為紅毛城真理大學所在地),曾備有12吋英製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十吋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和八吋德國克魯伯後膛砲二尊,在日據時代被拆走。

1. 油車口砲臺(當時的"新砲臺"(Fort Neuf),今相對於滬尾砲臺稱為舊砲臺)實際上位於滬尾砲台東方150M處,油車口砲臺與當時滬尾水師營的兵營彈藥庫所在地後為台灣高爾夫俱樂部,現徵收為滬尾砲台公園1876年丁日昌令孫開華建砲台於此;1884年,法艦逼近孫開華趕工修築,至10月2日法艦砲轟時尚未完工,僅安砲三尊。
  • Rocio:所以油車口砲臺+水師營=現在滬尾砲臺公園(所以"砲臺"公園...指的是"油車口砲臺"?)
2. 白砲臺(中崙砲臺,Fort Blanc)為同治年間所建,1888年淡水燈塔以取代舊燈塔「望高樓」。現有為民國58年所改建。劉銘傳命人購入商船四艘、舊砲船六艘,載石九千擔(540噸)橫列港門破船底沈塞於河道;同時,埋伏水雷十枚於港口,待機遙控引爆。淡水戰役發生後,法軍戰敗,但不退走,提督孫開華為防範法軍捲土重來,用竹籠裝石繼續填塞淡水河口,直到翌年戰爭結束。
  • Rocio:中崙砲臺(馬上毀) → 淡水燈塔(取代望高樓) → 1969年改建。
3. 沙崙砲臺(黑砲臺,Fort Dunes)為孫開華於光緒2年(1876)所建之洋式砲台,清法戰爭爆發前夕著手整修,未完工即為砲火所毀,所以戰爭時一點作用也沒有。俗稱「黑砲臺」,今日附近居民乃稱現在兵營所的位置為「砲臺」。嘉慶元年(1796年)淡水之街民、船商集資在此建石砌燈塔,即望高樓又稱海港燈樓,燃花生油以其火光導引船隻入滬尾港,是本島第一座燈塔,也是唯一民建燈塔。由於花生油燃燒冒出濃濃黑煙,西方船隻稱之為「黑燈塔」(Black beacon)。與望高樓同時矗立之「望高樓碑誌」,今日仍嵌於福佑宮內牆上。中法戰爭時,10月8日登陸戰當日中午11時45分,一名法軍號兵曾爬上燈塔頂端,用手臂發出信號「彈藥用罄,損失慘重,我們非撤退不可!」。可惜此一地標物日治時已荒廢,爾後石材被拆充作碉堡礎石,原址蕩然無存。
  • Rocio:沙崙砲臺 → 望高樓(最古老、民營) → 被淡水燈塔取代後荒廢 → 被日本人拿去建野戰碉堡。
  • 法軍登陸點
法軍登陸點即為今沙崙海水浴場。1884年10月8日早上九點三十分,法軍在艦砲掩護下搶灘登陸,以五個陸戰隊中隊(600人),再加上兩個水雷兵每人攜帶一日口糧、十六包彈藥和預備彈夾,在十點開始,目標油車口砲台分二路進攻。清軍利用地形,以「白刃戰」方式破法軍較優越之火力。直到下午一點分,「滬尾血戰」不到四個小時,即被軍民趕下海。淡水的戰役值得大書特書,結語還會提到。值得一提的是日後在對馬海峽擊潰俄國遠東艦隊及波羅的海艦隊的日本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也在外海觀看這場戰役,可見當時受國際之矚目。
  • 資料來源:
西仔反 清法戰爭與臺灣特展雜記(ver.1.0)
望高樓
淡水燈塔‧白砲台遺址
淡水自行車導覽站-淡水燈塔
淡水燈塔

舊砲台(古砲台)

  滬尾礮臺之前身。當時因應潮流,築砲台防備外來的侵犯。

  淡水廳誌:「今則番社漸弱,陸兵第嚴詰內奸,可以無事,而洋船駢集各口,水兵非船堅礮利,殆遭輕侮,故海防尤為重要。」「舊有荷蘭礮城,後外口門北峯造新礮臺,增建營房,戰船凡十有四隻。」這時建立的礮臺即為今日所稱「舊砲台」(古砲台)。

  舊砲台是聘請英國人築於1876年(光緒2年),位在紅毛城後側約600公尺的小山丘上,成正方形堡壘。在1884年中法戰爭中曾發揮功效擊毀法國船艦。

  • Rocio:一般資料寫說滬尾砲台大砲安裝後並未參與戰事,而大砲安裝完成時間為1889年,劉銘傳督造為1886年(光緒12),但在吳勝雄所著之《北門鎖鑰》(p.36-38)中寫道的古砲台建於1876年(光緒2年),差距10年,所以古砲台應為滬尾砲台前身,並有參與中法戰爭滬尾之役,但此書所描述之內容似有混雜...,搞不太清楚到底怎麼回事。(12/15)

中法戰爭

滬尾之役(淡水之役)

部落格簡介:王小棣導演帶領台北藝術大學學生回到過去,復原現場實況,訴說這台灣人都該知道的故事。中法戰役「滬尾血戰」,當地人稱「西子反」,是一八八四年在淡水發生的戰爭。劉銘傳、劉永福、霧峰林家…,那個年代、那些人物,拉扯著台灣這塊土地的一切。
  • 館內:西仔反中法戰爭兩頁面描述相同內容,應處理並合併。西仔反應為"中法戰爭"(清法戰爭)之總稱,而非中法戰爭滬尾之役的別稱。(吳勝雄,《北門鎖鑰》:頁42)
  • 光緒10年(1884年)劉銘傳才入臺設防,可以確認古砲台為今滬尾砲台前身,但中法戰後遭毀,重修後為題有北門鎖鑰之滬尾砲台,未曾參與戰事。(吳勝雄,《北門鎖鑰》:頁45,54)

戰後的三面匾額

  1. 翌天昭佑:淡水福佑宮 (保存完善)
  2. 功資拯濟:清水祖師廟 (真跡於萬華之祖師廟)
  3. 慈航普度:淡水龍山寺 (已遭損毀)
  • (吳勝雄,《北門鎖鑰》:頁54-55)

淡水的餅舖

老樹公

  • 位於淡水到金山途中,北新莊水源里的400年老樹,日本人建道路遇到他還避開,但後來台灣政府卻是要砍掉...,在老畫家藍蔭鼎投書中國時報為老樹公請命...最後終於搶救回來,沒想到廿年還沒滿老樹自然傾倒,只慎剩下小土地公廟當路沖。
  • 沒有樹的老樹公

天元宮稍前就是「破布籽腳」,從前這裡應該有不少這種最臺灣味的鄉土樹,破布籽可說是上帝給古臺灣人的賞賜,它兼具食用藥用價值,也是加工製造的健康食品,具有開脾、消脹、整腸、健胃功效,是下飯最佳佐菜;破布籽蒸肉、破布籽蒸魚總是讓人一吃難忘,據傳聞破布子還有解毒功效,具有治療子宮炎、久年傷及胃出血。當年它樹下的村民應受益非淺。

破布籽腳現在最讓人好奇的是馬路中間有一小土地公廟,其實有一段頗堪玩味的小故事。原本這裡有一棵兩、三百年老雀榕,當地人叫「老樹公」還在樹下蓋廟拜祀它,連日本時代開路都得一分為二讓它,不料民國65年拓寬馬路時竟然以安全為由要砍它,當地居民當然反對,但那年代還沒民意這檔事,最後老畫家藍蔭鼎投書中國時報為老樹公請命,報紙後來被當時省主席謝東閔轉給行政院長蔣經國,這個全國第一號人物批示保留而救下了它。沒想到廿年還沒滿老樹自然傾倒,只慎剩下這間小廟當路沖。

往前走,路的左邊有個岔路進泉州厝,路口立有不少農場的看板,裡面以大屯花卉農場較為有名,老板 李 先生2001年在此以海芉、薰衣草、向日葵花海打出名號,今天因到處有花海,聲勢大不如已往,但大屯花卉農場除了有餐廳,也是受婚紗攝影歡迎的地方。”

綜合性資料

頁面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