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腳渡"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2: 行 2:
 
位於台北市士林區[[基隆河]]河畔,承德橋後港墘附近,介於名勝里和福華里之間,劍潭抽水站旁的小碼頭。三腳渡過去稱為「下山腳仔」;
 
位於台北市士林區[[基隆河]]河畔,承德橋後港墘附近,介於名勝里和福華里之間,劍潭抽水站旁的小碼頭。三腳渡過去稱為「下山腳仔」;
 
士林社子的「葫蘆堵」、「劍潭」和「大龍峒」這三個地方,因為三方都有渡船頭,居民在三地之間渡船往返頻繁,因此稱為三腳渡
 
士林社子的「葫蘆堵」、「劍潭」和「大龍峒」這三個地方,因為三方都有渡船頭,居民在三地之間渡船往返頻繁,因此稱為三腳渡
 +
 +
==地圖==
  
  

於 2020年5月14日 (四) 11:17 的修訂

簡介

位於台北市士林區基隆河河畔,承德橋後港墘附近,介於名勝里和福華里之間,劍潭抽水站旁的小碼頭。三腳渡過去稱為「下山腳仔」; 士林社子的「葫蘆堵」、「劍潭」和「大龍峒」這三個地方,因為三方都有渡船頭,居民在三地之間渡船往返頻繁,因此稱為三腳渡

地圖

歷史

三腳渡是當時[基隆河]上唯一的三角渡船頭。在50年代以前,社子島被基隆河、淡水河和番仔溝所圍繞,是名符其實的「島」。 我從蒐集到的資料當中得知,民國52年9月,葛樂禮颱風重創了北臺灣,也讓臺北市淹大水三天。為了解決水患,政府在民國53年開始實施「淡水河防洪治本計劃」;包括「番仔溝的填平」和「基隆河的改道」兩項工程。將分割社子島的番仔溝填平了,使得社子島和大龍峒連成陸地,渡船碼頭失去功能。加上,基隆河士林段的截彎取直工程,將原本在基隆河兩岸的劍潭和後港墘連成一片陸地,不再需要渡船;三腳渡失去了其中兩個,已經名不符實了。 於是社子、大龍峒的船集中到劍潭的渡船頭。原本三腳渡是指葫蘆堵、大龍峒和劍潭這三個渡口,因為前兩個渡口消失了,於是劍潭的渡口就成為現在「三腳渡」的代名詞。




划龍舟

紅蟲

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