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腳渡"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國寶級人物)
(紅蟲)
行 35: 行 35:
  
 
=紅蟲=
 
=紅蟲=
三腳渡早年因連結[[社子]](社仔)、[[劍潭]]、[[大龍峒]](大浪泵)三地而稱呼。早期社子是個四面環水的小島,出入必須靠船運,碼頭也是附近居民維持生計的重要場域。當地人常利用渡船的舢舨來扒蜆仔,大粒的拿到市場賣,小粒的就當成養鴨飼料。隨著台北市人口激增,家庭污水逐漸成為基隆河、淡水河的主要污染源,魚類、蜆仔漸漸消失,三腳渡漁民卻在基隆河排水口發現紅蟲(又名血紅蟲,常作為釣魚用誘餌)。紅蟲是養鴨及鰻魚業不可多得的飼料,自此三腳渡人以販賣紅蟲為生,對當地人而言,那段日子最是難忘。
+
紅蟲是一種搖蚊科昆蟲的幼蟲,俗稱「紅筋蟲」,由於其血液中含有血紅素,所以全身呈紅色,用作釣石九公或者林哥等的小魚,餵魚、餵螃蟹用。
 +
三腳渡早年因連結[[社子]][[劍潭]]、[[大龍峒]]三地而稱呼。早期社子是個四面環水的小島,出入必須靠船運,碼頭也是附近居民維持生計的重要場域。當地人常利用渡船的舢舨來扒蜆仔,大粒的拿到市場賣,小粒的就當成養鴨飼料。隨著台北市人口激增,家庭污水逐漸成為基隆河、淡水河的主要污染源,魚類、蜆仔漸漸消失,三腳渡漁民卻在基隆河排水口發現紅蟲(又名血紅蟲,常作為釣魚用誘餌)。紅蟲是養鴨及鰻魚業不可多得的飼料,自此三腳渡人以販賣紅蟲為生,對當地人而言,那段日子最是難忘。
  
 
=危害=
 
=危害=

於 2020年6月11日 (四) 09:53 的修訂

三腳渡擺渡口

簡介

位於台北市士林區基隆河河畔,承德橋後港墘附近,介於名勝里和福華里之間,劍潭抽水站旁的小碼頭。三腳渡過去稱為「下山腳仔」;

士林社子的「葫蘆堵」、「劍潭」和「大龍峒」這三個地方,因為三方都有渡船頭,居民在三地之間渡船往返頻繁,因此稱為三腳渡

地圖

讀取地圖中...

台北市士林區三腳渡碼頭

歷史

三腳渡是當時基隆河上唯一的三角渡船頭。 政府為了解決水患,讓這裡不在淹水,民國53年開始執行「淡水河防洪治本計劃」;包括「番仔溝的填平」和「基隆河的改道」兩項工程。將分割社子島的番仔溝填平了,使得社子島和大龍峒連成陸地。加上,還有基隆河士林段的截彎取直工程,將原本在基隆河兩岸的劍潭和後港墘連成一片陸地,不再需要渡船,渡船碼頭失去了原本的功能。


隨著台北市人口激增,家庭污水變成了污染基隆河、淡水河的主要原因,魚類、蜆仔也逐漸消失。以前熱鬧的場景不再出現,三腳渡漁業逐漸沒落。目前,僅有10多艘舢舨船在三腳渡靜靜的待著

天德宮

全台唯一可以升降的土地廟。位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明勝里、基隆河畔三腳渡碼頭的土地廟,祖先為了逃避違建拆除而裝了輪子,後來設有升降機以必淹水,現被台北市政府列為裝置藝術。早期當地捕紅蟲的漁民蒐集了被六合彩彩迷丟棄的眾多神像,並搭起鐵皮屋供奉,後來因被拆除隊破壞,所以改用帆布車棚容納,為了躲避違建稽查,被設計成了可活動的鐵皮屋,之後又在四角裝上了輪子,當工務局要前來拆除時,可以方便信眾推著神像上大卡車逃跑

龍舟

影片

  • 影片描述:[5/28 水岸臺北2017端午嘉年華-大佳龍舟隊] 划龍舟比賽
  • 影片來源:YouTube

國寶級人物

  • 影片描述:[阿正師造龍舟 聞名海內外 第042集 part3【台灣1001個故事】2010年]國寶級人物阿正師製作龍舟
  • 影片來源:YouTube

臺北劍潭三腳渡的造船世家,十七歲學造船,製作過舢舨船近300艘,龍舟100艘,是臺灣目前少數的手工造龍舟師傅)讓技藝傳承、文化播種,水岸記憶可以延續,同時讓熱情再次溫暖三腳渡。 三腳渡是因居民在劍潭(山仔腳)、大龍峒(大浪泵)、葫蘆堵三地間渡船的往返而產生,具有連結街庄的交通功能,是附近居民維持生計的重要場所,船隻聚集在渡船頭,也是當時基隆河上唯一的三角渡船頭最繁榮的時候船隻高達兩百多艘,三腳渡更是臺北市最後一座碼頭,它見證了臺北的變遷。 為豐富活動內容與可看性,增加活動深度,除規劃導覽解說三腳渡文化外,並安排本市唯一百年私校泰北高中同學,於開幕式做儀隊及舞龍舞獅表演,期間該校師生也參與划龍舟體驗、大龍舟繪製及現場人物速寫,還有淡江高中畫下三腳渡周邊景色風情,進而活絡校際與學子間的情感交流。另特別邀請國寶級造船師也是北臺灣僅存的造船人〜〜阿正師,親自為學子講課指導,親身體驗實體大龍舟繪製,用藝術美學記錄龍舟文化。

紅蟲

紅蟲是一種搖蚊科昆蟲的幼蟲,俗稱「紅筋蟲」,由於其血液中含有血紅素,所以全身呈紅色,用作釣石九公或者林哥等的小魚,餵魚、餵螃蟹用。 三腳渡早年因連結社子劍潭大龍峒三地而稱呼。早期社子是個四面環水的小島,出入必須靠船運,碼頭也是附近居民維持生計的重要場域。當地人常利用渡船的舢舨來扒蜆仔,大粒的拿到市場賣,小粒的就當成養鴨飼料。隨著台北市人口激增,家庭污水逐漸成為基隆河、淡水河的主要污染源,魚類、蜆仔漸漸消失,三腳渡漁民卻在基隆河排水口發現紅蟲(又名血紅蟲,常作為釣魚用誘餌)。紅蟲是養鴨及鰻魚業不可多得的飼料,自此三腳渡人以販賣紅蟲為生,對當地人而言,那段日子最是難忘。

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