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淡水區天生國小"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簡介)
行 3: 行 3:
 
==簡介==
 
==簡介==
  
  [[汪天生]](1885-1941),生有六子:[[鄭水梯]]、[[林汪進貴]]、[[汪鄭淵泉]]、[[汪水源]]、[[汪坤山]]、[[汪炳松]],為了傳宗接代,所以才會有三姓。淡水[[沙崙里]]與[[油車里]]位於淡水河口北岸,北臨海峽,風沙特大。昔日兩里學童們需遠途跋涉,前往淡水街上的[[文化國小]]就學。當地居民早有建議政府新設國小,使學童能就近就學。1950年代後期,獲當時淡水鎮長[[鄭永富]]鼎力相助,方能解決校地問題,校舍工程費由鄭水梯昆仲、鎮公所及縣政府各付三分之一。自1960至1962年期間,陸續增建校舍八間,為紀念[[汪天生]]乃取名為[[天生國小]]。1974年1月,[[天生國小]]建造一座[[汪天生]]的銅製上半身像於該校正門右側。
+
  [[汪天生]](1885-1941),生有六子:鄭水梯、林汪進貴、汪鄭淵泉、汪水源、汪坤山、汪炳松,為了傳宗接代,所以才會有三姓。淡水[[沙崙里]]與[[油車里]]位於淡水河口北岸,北臨海峽,風沙特大。昔日兩里學童們需遠途跋涉,前往淡水街上的[[文化國小]]就學。當地居民早有建議政府新設國小,使學童能就近就學。1950年代後期,獲當時淡水鎮長[[鄭永富]]鼎力相助,方能解決校地問題,校舍工程費由鄭水梯昆仲、鎮公所及縣政府各付三分之一。自1960至1962年期間,陸續增建校舍八間,為紀念[[汪天生]]乃取名為[[天生國小]]。1974年1月,[[天生國小]]建造一座[[汪天生]]的銅製上半身像於該校正門右側。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於 2013年10月21日 (一) 11:21 的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小學

簡介

  汪天生(1885-1941),生有六子:鄭水梯、林汪進貴、汪鄭淵泉、汪水源、汪坤山、汪炳松,為了傳宗接代,所以才會有三姓。淡水沙崙里油車里位於淡水河口北岸,北臨海峽,風沙特大。昔日兩里學童們需遠途跋涉,前往淡水街上的文化國小就學。當地居民早有建議政府新設國小,使學童能就近就學。1950年代後期,獲當時淡水鎮長鄭永富鼎力相助,方能解決校地問題,校舍工程費由鄭水梯昆仲、鎮公所及縣政府各付三分之一。自1960至1962年期間,陸續增建校舍八間,為紀念汪天生乃取名為天生國小。1974年1月,天生國小建造一座汪天生的銅製上半身像於該校正門右側。

參考資料

  • 淡水學用語辭典

相關頁面

相關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