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神學院

出自 淡水維基館
於 2013年10月20日 (日) 13:29 由 台灣阿成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新頁面:   台灣神學院的前身即1882年(清光緒八年)馬偕博士於淡水所創立的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ege,牛津學堂)。   台灣...)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台灣神學院的前身即1882年(清光緒八年)馬偕博士於淡水所創立的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ege,牛津學堂)。

  台灣北部的神學教育可追溯到1872年,當馬偕博士來到淡水傳教即已開始。最初的十年間,馬偕博士一面巡迴佈道,一面教導學生,以路邊、榕樹下、溪旁、海濱、客棧、或地方的禮拜堂作為教室,稱為「逍遙學院」(Peripatetic College)或「巡迴學院」(Itinerant College)。1881年馬偕博士第一次返回加拿大故鄉渡假時,當地報紙呼籲為他在淡水籌建一所固定校舍,結果得到他故鄉的牧長和好友的贊同及支助。1881年末馬偕博士回台,立即在淡水砲台埔開始這所台灣北部最早的神學院籌建工作。校舍於1882年6月竣工,為紀念家鄉牛津郡(Oxford)民奉獻建校之美意,故命名「牛津學堂」(Oxford college)以作紀念。1901年馬偕博士辭世後,牛津學堂改為神學校,由吳威廉牧師(Rev.William Gauld)繼任院長之職;1907年至1916年由約美旦牧師(Rev. Milton Jack)主持校政,並於1914年春天將院舍遷至台北雙連的臨時校舍,以等候「台北神學校」新舍之落成,並將淡水舊校址作為成立淡江中學校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