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 行 1:
臺北設有自主的政府機構,乃起始於1875年,當時臺北盆地一帶屬於臺北府及其轄下的淡水縣。進入日治時期後,臺灣總督府在1920年進行行政區劃改革,以艋舺、大稻埕、城內三個市街為基礎,設立臺北市,隸屬於臺北州;1938年進一步將松山併入臺北市。
+
[[檔案:範例.jpg]]臺北設有自主的政府機構,乃起始於1875年,當時臺北盆地一帶屬於臺北府及其轄下的淡水縣。進入日治時期後,臺灣總督府在1920年進行行政區劃改革,以艋舺、大稻埕、城內三個市街為基礎,設立臺北市,隸屬於臺北州;1938年進一步將松山併入臺北市。
  
 
1945年,臺北市成為臺灣省的省轄市,當時設有城中、延平、建成、大同、中山、松山、大安、古亭、龍山、雙園等10區。1967年7月1日,臺北市升格為直轄市,成為中華民國在臺灣第一個直轄市。隔年7月1日,原隸屬臺北縣的景美鎮、南港鎮、木柵鄉、內湖鄉,以及陽明山管理局所屬之士林鎮、北投鎮等6鄉鎮劃歸臺北市管轄。
 
1945年,臺北市成為臺灣省的省轄市,當時設有城中、延平、建成、大同、中山、松山、大安、古亭、龍山、雙園等10區。1967年7月1日,臺北市升格為直轄市,成為中華民國在臺灣第一個直轄市。隔年7月1日,原隸屬臺北縣的景美鎮、南港鎮、木柵鄉、內湖鄉,以及陽明山管理局所屬之士林鎮、北投鎮等6鄉鎮劃歸臺北市管轄。

於 2019年12月5日 (四) 09:56 的修訂

範例.jpg臺北設有自主的政府機構,乃起始於1875年,當時臺北盆地一帶屬於臺北府及其轄下的淡水縣。進入日治時期後,臺灣總督府在1920年進行行政區劃改革,以艋舺、大稻埕、城內三個市街為基礎,設立臺北市,隸屬於臺北州;1938年進一步將松山併入臺北市。

1945年,臺北市成為臺灣省的省轄市,當時設有城中、延平、建成、大同、中山、松山、大安、古亭、龍山、雙園等10區。1967年7月1日,臺北市升格為直轄市,成為中華民國在臺灣第一個直轄市。隔年7月1日,原隸屬臺北縣的景美鎮、南港鎮、木柵鄉、內湖鄉,以及陽明山管理局所屬之士林鎮、北投鎮等6鄉鎮劃歸臺北市管轄。

1990年,臺北市重劃行政區,將原來16區調整為今日的中正區、萬華區、大同區、中山區、松山區、大安區、信義區、內湖區、南港區、士林區、北投區和文山區等12區。 重劃情形大致為:龍山區、雙園區及古亭區西側合併為萬華區;城中區、古亭區中部合併為中正區;古亭區東側與松山區中西部併入大安區;大安區東側與松山區南半部劃出,新設信義區;景美區、木柵區合併為文山區;建成區、延平區併入大同區。

臺北市的人口總數264.7萬,在全國各縣市、直轄市中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居第一,近年來由於市中心房價高昂,舊市區老舊及人口老化等問題,造成人口呈現穩定的流失狀況,多數各地移民以居住臺北都會區副都心的新北市為主,是臺北市工作的人口實際上的居住地區,因市區跟臺北市區僅淡水河之隔。另六都改制後臺北市遷往其他五都的現象更加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