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勒斯萊‧馬偕"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淡水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台灣阿成移動馬偕頁面至喬治‧勒斯萊‧馬偕)
行 2: 行 2:
  
 
==簡介==
 
==簡介==
  喬治‧勒斯萊‧馬偕博士(Rev George Leslie Mackay)生於[[1844年]]3月21日,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牛津郡(Oxford)左拉村(Zorra)人,其父母是蘇格蘭人,於[[1830年]]移民至加拿大。
+
  [[喬治‧勒斯萊‧馬偕]]博士([[Rev George Leslie Mackay]])生於[[1844年]]3月21日,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牛津郡(Oxford)左拉村(Zorra)人,其父母是蘇格蘭人,於[[1830年]]移民至加拿大。
  
 
  馬偕就讀師範學校,於十五歲畢業後擔任小學老師有六年之久,二十一歲進入多倫多大學及Knox‐College神學院深造,[[1867年]]轉往紐約普林斯敦(Prinston)神學院。[[1870年]]4月畢業於普林斯頓神學院。9月向加拿大總會海外宣道會提出申請,自願為海外宣教師。
 
  馬偕就讀師範學校,於十五歲畢業後擔任小學老師有六年之久,二十一歲進入多倫多大學及Knox‐College神學院深造,[[1867年]]轉往紐約普林斯敦(Prinston)神學院。[[1870年]]4月畢業於普林斯頓神學院。9月向加拿大總會海外宣道會提出申請,自願為海外宣教師。

於 2013年10月7日 (一) 23:02 的修訂

• 本頁分類:主分類 > 淡水 > 人物

簡介

  喬治‧勒斯萊‧馬偕博士(Rev George Leslie Mackay)生於1844年3月21日,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牛津郡(Oxford)左拉村(Zorra)人,其父母是蘇格蘭人,於1830年移民至加拿大。

  馬偕就讀師範學校,於十五歲畢業後擔任小學老師有六年之久,二十一歲進入多倫多大學及Knox‐College神學院深造,1867年轉往紐約普林斯敦(Prinston)神學院。1870年4月畢業於普林斯頓神學院。9月向加拿大總會海外宣道會提出申請,自願為海外宣教師。

  1871年(清同治十年)10月19日年僅27歲的馬偕離開家鄉,於12月30日下午抵達高雄。到臺灣,並非馬偕原先的計劃,不過這一切既成的事,馬偕自己說:「這好像無形的線,引我到這『美麗之島』去。」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3月7日又在李庥牧師(Hugh Ritchie)的陪伴下,於3月9日抵達淡水馬偕在自述中說:「我舉目向北向南觀看,然後向內陸遙望濃綠的山嶺,心靈非常滿足,心神安寧且清靜,我知道此地就是我的住所,有一種平靜、明晰的聲音對我說:『此地就是了』。

  此後開始了他的佈道工作,在淡水、五股坑、新港社、和尚州等地相繼設立教會。同時,馬偕也在自宅展開免費醫療工作,教導民眾公共衛生知識,為人拔除蛀牙,贈送瘧疾特效藥,治療腳膿瘡。並由國外輸入蔬菜種子如蘿蔔、甘藍菜、番茄、敏豆、花椰菜、胡蘿蔔等,介紹給農民種植,還大量傳授西洋科學知識。

1878年5月27日與五股坑教會陳塔嫂的養孫女張聰明女士結婚。1882年7月21日牛津學堂落成典禮。

  1883年1888年間,他宣教工作重心放在噶瑪蘭平原的平埔族上,1890年更南下到花蓮地區,從此他的足跡遍及臺灣北部各地,其名聲無遠弗屆,不論信徒或非信徒,提起「鬍鬚蕃」無人不知。

  馬偕牧師從1873年開始行醫後,已經親自為病人拔過21000顆以上的牙齒,學生們及其他牧師所拔牙的數目,還只是這些的一半,因此他這種奉獻無私的精神是值得讓後人稱讚的。1884年中法戰爭期間,他更協助劉銘傳傷亡官兵,劉銘傳深為感激。

  1900年5月,聲音開始沙啞,經診療後斷定為喉癌,1901年6月2日病逝於淡水寓所,享年58歲。依照馬偕的遺言,其遺體安葬於淡江中學後面他私人的墓地,而非淡水外國人公墓。

參考資源

  • 淡水學用語辭典
  • 《續修淡水鎮志》,未刊本,(淡水區公所,2012)。
  • 姚聰榮主編《淡江中學校史》,(臺北:臺北縣私立淡江中學,1997)。
  • 柯設偕《淡水教會史》,(未刊本,1933)。
  • 周宗賢〈馬偕‧禮拜堂‧偕醫館〉,十六期,(臺北:淡江史學,2005)。
  • 張建隆《尋找老淡水》,(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
  • 淡水基督教長老教會《滬尾江河—淡水教會設教120週年紀念冊》,(臺北:淡水基督教長老教會,民國81年10月)。

相關頁面

相關連結